便一点。

翻着翻着,黄奇的手一顿。

中间部分,内容明显不是孝经,倒像是一段人与人之间的对话。

‘雍丘北门,由二矢不下,籍敬其为雄,劝君,父为昏聩之主所杀,君何守?

由言心有道,不父为国,籍惜英雄,然由过刚,以问今杀之何遗言?

今之以身报国,由知藉乃真英雄,亡汝身,当之命,月前有送父临终之物,望籍与由同葬,地下之于由父,孝弟也。’

赵轩见黄奇眉头紧锁,找了个口罩戴上,也赶忙凑上前。

见到这没头没脑的一段话,他心中暗自嘀咕。

“看出说的是什么吗?”好一会,黄奇才语气凝重的问道。

赵轩未加思考答道:“好像是说,李斯之子李由,在雍丘被项羽截杀时,两人的对话。”

对话内容不难理解,项羽劝李由,说昏君杀了李由之父李斯,问李由还要忠君吗?

李由回答则是,我心中有道义,不为君、父,只为国家。

项羽惜其为英雄,起爱才之意想招揽,但李由过于刚硬,只得问他死后有何遗言?

李由说项羽也算是英雄,死在他的手上就是命,一个月前父亲送了遗物给自己,希望死后,项羽能将物品与他同葬,

他好将东西带到地下给父亲,以全孝悌。

黄奇点点头,轻手翻动,下一页内容又变了,好像是杨素写的回忆录,又像是对子侄的训诫。

‘今上虽嫡非长,初登大宝,似祚亨昌,然内忧外困不断。

其欲继旷世之功,密诏寻一宝,上记吾所知,颇信之。

汝兄等有鸿志,吾死后当无可抑,若其功成,汝可奉之,念汝一母同气,富贵足矣;

若其不成必受车裂之刑,汝当隐姓名,留杨氏一血脉。’

看到此处,赵轩心中惊天骇浪。

一是宝物的信息,让他浮想联翩;其二则是感慨,杨素这人是真的厉害啊!

他生前就已算准,几个儿子必然造反,而且还为此做了周密的安排,让杨家得以延续。

这么看来,杨玄存不为史书记,就可解释了。

如果史书有记,那杨玄存必遭几个哥哥的造反牵连,落个身首异处。

赵轩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杨玄存或是嫡出,当然也有可能是乐昌公主与杨素所出,

杨素在得知徐德言与乐昌公主旧事时,顺水推舟还两人团聚,留下千古美名。

也就是那时候,杨素做了妥善安排,让乐昌公主代为抚养杨玄存,并将此书托给了对方。

不过转念一想,也属正常。

杨素何许人也,不仅是有数的军事家、诗人,而且自古能做到权臣二字,有几个是好相与的。

他的一生功绩可不少,出生北朝,先是破齐,投靠杨坚后,又是南下灭陈,更有大破突厥之功。

当时杨坚立储,大部分人都看好嫡长子杨勇,唯有数几个将宝押在了杨广身上,他就是其中之一。

不过民间对杨素的看法,好坏参半,好的一面,自然是有破镜重圆、成人之美、红拂夜奔三典故,

很有意思,似乎所有人都在打杨素小妾的主意。

不好的一面,那就是隋唐英雄传里,将其描述成一个贪酒好色之徒。

扯远了,回归正题。

赵轩看着师父问道:“师父,这个宝物二字,依你来看会是什么宝?”

黄奇扭头与他对视,片刻笑道:“你我想的一样,关键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